經(jīng)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jīng)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后,他將繼續(xù)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美國留學中介美嘉教育為大家介紹一下施一公的教育理念!
施一公背景揭秘: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1989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 。曾獲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
施一公,面對廣闊的事業(yè)發(fā)展前景,面對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他卻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為之驚訝而敬佩的決定: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國,回到母校清華。在他看來,“愛國是樸素的感情,有誰不愛自己的母親呢?”經(jīng)歷攀登的艱辛,山頂總會有無盡的風光。如果僅僅因為科研,施一公不會回來。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2008年2月,40歲的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施一公,全職回到中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并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yī)學研究院副院長。
施一公說:“中國的科技和教育體制、中國大學的科研和教學,都與美國一流大學有相當?shù)牟罹?,中國正在為此而努力。我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清華、為中國科技和教育體制的進一步發(fā)展付出更多。”
回國時,他給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信中寫道:“我回到清華,對普林斯頓大學的貢獻會比身在普林斯頓大得多。我希望將來能進行更多的學生交流活動,使普林斯頓、耶魯、哈佛等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機會到清華來、到中國來,因為這三所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美國未來的領導者,我希望美國這些的人才在年輕的時候能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真正了解中國?!?
施一公談教育:
“我還告誡這些的年輕人:不要花時間去拉關系,盡全力做研究,以實力取勝!其實,一個人的尊嚴、學術地位、以及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永遠不可能靠拉關系獲得,只能來源于自己真正的學術修養(yǎng)和貢獻。那些天天熱衷于拉關系的浮躁科學家,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學術成果,即使表面風光,事實上也會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過關系、關照過他的人)從心里看不起。在學術界,這永遠是真理!在美國是,在中國是,在上任何都一樣!”
“我是很普通的人,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好勝,上進心強。在旁人眼中我的經(jīng)歷一帆風順,或者有高人相助,讓我可一路順利走到今日,其實在這過程中,也有艱辛和掙扎。在面臨選擇時,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許就在一念之間。曾經(jīng)我也去北大上國際經(jīng)濟金融之類的課程,也在清華校內(nèi)參加公關協(xié)會,大學時我的志向不是出國而是去香港。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時,因為生活所迫打工6個月疏于學習差點被開除,打工時被搶劫幾乎送命,過于辛勞得了嚴重高血壓,那時我經(jīng)歷苦澀難述,迷茫不知出路,但我總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相信這個上總有屬于我的能讓做好的事業(yè)。在這一路中,我始終以不同的方式提醒自己,不可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和信任。”
“年青人該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不要急功近利。過分看重應用,其實扼殺了一部分人的創(chuàng)造力。我覺得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應該有一個學術環(huán)境,讓一些年輕人真正有創(chuàng)見地做一些工作。”
“科學是高尚的,但科學家不一定就高尚,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兩個概念混淆、把科學家神化了?!?
“對名利的追求同樣可以作為科學的動力,為什么一定要探索未知才是科學的動力呢?”
“在大學這個本應該思想活躍、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地方,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無私奉獻’這個詞,我從來不要求自己這樣,也不要求周圍的人這樣。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跟對這個、對社會的貢獻,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在中國,一個好的政治家對的影響大于科學家。但從長期、從更廣泛的地域來看,真正好的科學家產(chǎn)生的影響,比政治家要持久得多,比如牛頓,比如愛因斯坦?!?
西湖大學宗旨:培養(yǎng)科研人才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于2015年發(fā)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托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復成立西湖大學(籌)。
當前中國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偶爾上網(wǎng)一查才知道,中國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的問題被稱作“錢學森難題”或“錢學森之問”。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時,錢老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yǎng)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yǎng)的大師相比!錢老認為:“現(xiàn)在中國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yǎng)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蔽也环裾J錢老之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只是感慨:同樣一句話,由名人來說就意義深遠,而由一個無名小卒來說就會隨風而散。
這不得不使我擔憂:雖然我能夠解答錢老的疑問,其實包括所謂的“李約瑟難題”——為什么資本主義和現(xiàn)代科學起源于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我自信也是可以解答的,但僅僅因為我一個無名小卒的身份,我的識見也會如我的身分一樣地一文不名。這正是我在本書題記中所擔憂的。只希望那僅僅是我的擔憂而不是現(xiàn)實。
當前中國的科技水平比起歐美日等發(fā)達來差了一大截,十三億絕頂聰明的國民卻連一次諾貝爾獎也沒有??凡此種種,使得有識見的國民耿耿于懷,在憂心發(fā)展民族前途的同時,也在拷問當前的教育。
西湖大學:代表中國實力、影響未來、推動民族進步。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是西湖大學(籌)的前身,致力于建立一所高起點、非營利、新型民辦的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創(chuàng)造影響、造福人類的科學知識和技術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成為支撐、推動中國未來發(fā)展的源動力。
作為一所高起點、小而精、獨具特色的新型非營利高端科研機構,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探索與國際一流科研機構接軌的現(xiàn)代科研體制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致力于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和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
高研院是西湖大學(籌)在申辦階段的建設依托主體;西湖大學成立后,高研院將從小型高等基礎科學研究院轉型為推動尖端基礎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轉型及促進基礎科研與企業(yè)合作的橋梁,并將繼續(xù)在交叉學科應用、尖端科技轉化方面做出大膽的探索、嘗試及創(chuàng)新。
如何提升科研背景?
希望未來,更多學生專心投入到科研當中,更好的為中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行”App預約央視阿丘專訪留學導師,BTV留學生節(jié)目留學規(guī)劃師陳華老師咨詢,為你解答留學疑惑!
BTV留學生陳華老師微信:chenhua2013
想了解更多美國留學資訊,歡迎咨詢教育部認證美國留學中介——美嘉留學,專業(yè)的顧問團隊會給您進行精準定位。電話:400-990-6855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