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出國留學如火如荼,為了孩子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為了孩子能夠考上一流的大學,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位澳洲留學生的深刻感悟,以供參考。
陳峰,留學澳大利亞,2010年“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0年出生,2002年獲鄭州大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專業(yè)為數(shù)據(jù)挖掘和機器學習。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博士獎學金赴澳留學,先后在迪肯大學和拉籌伯大學進行研究工作,專業(yè)為生物信息,2010年畢業(yè)。曾任2007~2008年度迪肯大學學聯(lián)主席,協(xié)助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組織包括護送北京奧運圣火,汶川地震捐款等一系列大型活動。
主要研究方向為數(shù)據(jù)庫間的知識發(fā)現(xiàn),miRNA的調(diào)控關聯(lián)及高維數(shù)據(jù)庫中癌癥基因的識別。研究期間共發(fā)表論文20余篇,其中2篇發(fā)表在由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認定的A級期刊。6篇文章被SCI檢索,5篇文章所在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高影響因子4.643,單篇高SCI他引15次。
在得知自己榮幸地獲得2010年“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的那一刻,那1000多個在澳洲的日日夜夜,酸甜苦辣,猶如倒敘的電影,一幕幕映入腦海。
求學
誠然,拿到博士生獎學金,繼續(xù)求學是可喜的。但是,漂洋過海,遠離雙親又讓人無奈??粗改秆鄣诐摬氐碾x愁與不舍,喜悅剎那間無影無蹤。但該來的一定要來,自己的夢想要靠辛勤的汗水灌溉。就這樣,我只身一人,在27歲的時候,走出國門,遠赴重洋尋夢去了。
念過博士的人大概都知道,這是一項苦差事。在我們?nèi)ψ永锪鱾鬟@樣一個共識:一個人要是能下決心把博士讀完,干什么都不怕了。這段日子是極其培養(yǎng)你忍耐寂寞,獨自咬牙奮斗的時光。大概首先是留洋博士通常經(jīng)濟比較拮據(jù),除了那點獎學金之外,我們基本沒有什么額外收入。偶爾做做Tutor,賺點課時費,也只能是杯水車薪。我那時大的奢望就是能攢點錢買一輛低檔二手車就滿足了。所以,做學問,耐得住清貧是首要的。這樣你才能安下心來在這崎嶇的求學路上進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做博士,經(jīng)得起失敗也是對你毅力和能力的重要考驗。很多時候,自己認為終于找到了一個創(chuàng)新點,一種新思路,進一步查閱文獻,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別人分析得很透徹了?;蛘呤堑搅藢嶒炿A段,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東西根本不切合實際,沒有價值?;蛘咭呀?jīng)撰文滿懷希望地投了出去,卻被審稿人批得體無完膚。一種巨大的失落感會因此剎那間涌上心頭,你很容易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疑問,并回想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這就是考驗你的時候到了,是放棄還是堅持?如果堅持,自己有沒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有沒有能力糾正錯誤,做出更好的東西?只有經(jīng)過了這個階段,你的水平才會有質(zhì)的飛躍,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稱職的博士,一個合格的人才。
做博士,耐得住寂寞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像其他比較容易看到收獲的行業(yè),做學問,做研究,可能大的成就感來自于自己的辛勞化成文字,被發(fā)表在某知名期刊或會議上了。但這屬于“來之不易”的勝利啊。一般來說,一年有一篇這樣的文章就很不錯了。那么,這樣的小小成就要怎么得來呢?是多少個挑燈夜戰(zhàn),多少次自我否定,肯定,再否定的過程,犧牲了多少休閑和娛樂的時間才換來的。在墨爾本的日子里,除非必要,我根本不會去市里閑逛或者輕松一下,因為沒時間。不會去和朋友一起吃頓飯,因為沒時間。不會到附近的K歌房宣泄一下,因為沒時間。記得在那3年里,墨爾本動物園,我去過一次;植物園,一次;軍事博物館,一次;大洋路,一次。這還是因為妻子后來去墨爾本帶她去看看。如果只是我,恐怕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這些地方門兒朝哪兒開。
希望上述信息對大家有所幫助,祝留學成功。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